本网讯(文/大学生记者团 刘怡矜 图/大学生记者团 程雪亚)9月23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隆重开幕。第二日上午,我校300名师生应邀参加大会并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
据悉,本届大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匠心铸梦,向新而行”为主题,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卓越贡献与创新成果。
24日上午,在校工会、学生处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学子走进8400平方米的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参观展览。各地区展区依产业特色布展,智能装备、民生科技等创新项目错落陈列,前沿成果可触可感。参观过程中,分布于展区各处的“大国工匠”们主动上前互动,结合展品拆解技术原理,分享研发背后的攻坚故事,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次讲解,让学子们在近距离交流中沉浸式感受匠心魅力。
其中,我校50名学子参与“工匠面对面”活动,与大国工匠零距离对话。工匠们以“成长亲历者”的视角进行分享,深刻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核:从学徒到专家,以“精益求精” 的态度将技术打磨至毫米级精度;遇瓶颈时秉持“攻坚克难”的韧劲,数十次失败仍坚持突破;应时代需求践行“守正创新”,让传统技艺对接现代技术;对职业怀揣“爱岗敬业”的初心,数十年深耕不辍。从传统技艺与现代材料的融合,到智能技术服务民生的探索,这些故事让工匠精神从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也诠释出其兼具专业定力与时代活力的多元内涵。
“工匠面对面”活动结束后,我校两名学子接受华龙网采访。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邓力提起此次活动,印象最深的是福建总工会展厅里“会唱歌的机器人”,这份与专业的契合让他直观感受到技术的生命力。更让他动容的是大庆油田刘丽老师的分享:“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这让我懂得,工匠精神不只是钻研技术,更是把个人专业与民族复兴梦绑在一起,未来要以专业所长为国家发展添力。”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黄籽其则从工匠实践与智能展品中读懂了匠心的内核。工匠们融合传统技艺与新材料的创新创造,让他看到坚守中的突破;VR滑翔伞体验设备的趣味互动、AI智能警务系统的高效服务,更让他明晰技术创新的价值。“几位老师都说要脚踏实地又要敢闯敢试,这和我们专业融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方向不谋而合。”黄籽其认为,工匠精神是深耕专业的定力,更是用创新赋能行业的魄力,未来要带着这份初心扎实前行。
通过参与此次大会,我校师生不仅近距离感受到大国工匠的魅力和工匠精神的力量,也为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动力。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为国家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